张蕴岭院长应邀参加“启航新征程·发展和安全”研讨会


9月24日,由山东省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省委国安办、威海市委联合举办的启航新征程·发展和安全研讨会于在威海召开。研讨会上,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国防大学、军事科学院、山东大学的多名国家安全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“两个统筹、两个认识、四个结合”进行了深入研讨,为进一步厚植党员群众爱党爱国情怀,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意见建议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山东大学讲席教授、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应邀参加会议并围绕“新安全观与发展安全问题”进行发言。

张蕴岭院长发言摘要如下:

新安全观与发展安全问题

作为甲午战争主战场,威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,见证了中华民族由衰转盛的光辉历程。所以,在威海讲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非常适合的。当前,在新的形势下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也是适时的。

深刻认识安全观既需要了解其内涵,也需要了解其演变。基础安全观,也可以称之为安全观1.0,主要的内涵是国家主权安全,是国家主权导向的安全观,核心是国土安全、主权安全,拒阻外敌入侵,提升本国捍卫保障自己的能力。

综合安全观,也可称之为安全观2.0,主要的内涵是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筹起来,非传统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增大。非传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,拓展了国家安全的范围和内容,出现了安全领域的超国家治理与合作安全。由于非传统安全是具有跨国传播与连接性的特点,单个国家难以完全应对,需要国际合作。不过,安全的超国家特性,也容易被曲解和滥用。

总体国家安全观,即安全观3.0,具有新的特征,其内涵的突出特征是总体性,涵盖更大的范围和更多的领域,与综合安全观不一样的是,把诸多涉及安全的问题纳入到一个总体安全的框架来考虑,构建集政治安全、国土安全、军事安全、经济安全、文化安全、社会安全、科技安全、信息安全、生态安全、资源安全、核安全等于一体的总体国家安全体系。随着国家的发展,未来还会有一些新的领域被纳入。重要的是,各个领域相互连接、相互影响,渗透性与交织性增强。因此,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中,既要有总体意识,也要对各个领域有具体的深刻了解与安排。

在新形势下,发展和安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凸显了。这次疫情对安全的一个大的影响,就是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引发政府、企业、个人高度的重视。由于疫情引发的断供、供应链断裂、人员流动停滞,原来运转看似良好的体系,出现了大问题。从国家层面,提出了国家基本供给安全问题,从企业层面,提出了供应链基础稳定问题,从个人层面,提出了收入、就业、健康保障问题。这些问题过去很少从安全的角度思考与布局。疫情使得大家重新思考,在开放相互依赖的世界上,怎么来保证国家安全、企业安全、社会安全。

当前,新科技革命正在带来深刻的变革。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竞争中,对高技术的掌控和领先至关重要,数字化、网络化都是超国家的大运算网络,国家经济的主要部分都离不开网络,所以网络安全变成了国家安全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。

当然,安全也有它的边界和规律,安全的问题需要用安全的方法来应对和解决,要警惕把安全问题泛化,防止把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简单化。在认识和解决发展与安全问题上,尽管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完全分开,但一个必须坚守的基本认知是,只有发展才有安全。

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百年大变局形势下,大变局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变。就我国的安全环境而言,我们确实面临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,有有利的方面,也有不利的方面,挑战、威胁和机遇并存。为了有一个国家总体安全的环境,我们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,认真研究变化,寻求、抓住和创建安全环境,而不是被动地应对。我国安全的国际环境有诸多新问题,在复杂的环境面前需要科学研究来正确地判断,既不能对问题低估,也不能过度,看不到我们自身把握大局、应对挑战的能力。新形势下的国家总体安全战略定位是确保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。

9月29日,大众日报第8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专题报道(报道链接:http://dzrb.dzng.com/paper/paperShare/id/765374)。

文章照片和部分内容转自威海日报